全媒體記者 彭信瓊 通訊員 周方奎 覃明
“今天的姜又賣了5000多元?!?月20日,咸豐縣忠堡鎮(zhèn)石門坎村二組村民向光祥、羅勤夫婦倆沉浸在“煙+姜”輪作豐收的喜悅之中。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已過而立之年的向光祥、羅勤夫婦倆思維敏捷、勤勞上進。5年前,為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他倆辭工返鄉(xiāng),從父母手中接過種煙的“擔子”。
“每年種煙收入10萬多元,但除開孩子讀書和日用開支,就存不了多少錢?!毕蚬庀?、羅勤一心尋找致富新門路。
夫妻倆的想法與咸豐縣煙草專賣局鼓勵支持煙農(nóng)以煙為主、多元增收的計劃不謀而合。
“用輪作煙田種生姜試試?”前年的一天,忠堡煙葉收購站忠堡收購組組長劉昌慶上門出謀劃策。
去年春季,夫婦倆購買種姜,整地施肥、下種覆膜,栽下6畝地的生姜,開啟“煙葉+”增收模式。
然而,由于技術(shù)欠缺和天公不作美,姜田出現(xiàn)病害,收入微乎其微。
正當夫婦倆垂頭喪氣時,劉昌慶又上門做思想工作,并建議輪種。
“我們租了10畝地連續(xù)種了3年煙,就用它輪種姜再試試?!绷_勤說。
今年春天,夫婦倆再次請勞力耕地起壟、施肥覆膜、下種栽姜。
這一年,地里的生姜長勢喜人。
“哪曉得,在生姜一個勁分蘗、旺長時,遇上了大旱,倒是辛苦他了。”羅勤望著向光祥,心疼地說。
在晴熱高溫的那一個多月里,向光祥每周都要在晚上打著手電筒,帶上工具到近5公里的水源處引水“灌”地一次,讓枯渴的姜苗“解渴”。
“給姜田灌水可有講究呢,灌多了不行,少了沒用,最多只能讓水‘淹’到姜壟的15公分深?!闭f起姜田灌水,向光祥儼然種植專家。
春去秋來,生姜迎來豐產(chǎn)季。
“每畝能賣1.6萬元,除去開支,每畝地收入1.3萬元?!毕蚬庀楦吲d地說。